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园,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1、秦二世胡亥即位当皇帝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葬秦始皇。秦始皇早在活着的时候,便为自己造好了陵墓。
2、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南部的骊山脚下,离当时的秦都咸阳不远。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但秦始皇陵墓的建造早在他13岁登基为秦王的那一年就开始了。直到37年后,秦始皇去世,秦二世即位。经过一个月的坎坷道路,秦始皇终于被安葬在陵墓里。这一切都是在秦二世·胡亥的手中完成的。
3、虽然秦始皇陵已被确定位于骊山下,但直到今天,大部分陵墓依然未被完全挖掘,其中许多原因包括对陵墓内部宝物和机关的保护,以及考古技术的限制。目前,兵马俑坑是对外开放的主要部分,而主墓室和秦始皇遗体所在地依然是一个谜。秦始皇陵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它也代表着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4、其实,河北邯郸是 秦始皇 生母的故乡,又是他的出生之地,如果死后能够安葬河北,也不失为是他的“叶落归根”之举。更何况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使他在去世之后无法离开河北,而迫使宰相李斯等人采取了一种罕见的就地秘密埋葬的方式。
秦始皇是病死的,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在半路得了病。他忌讳“死”字,群臣谁也不敢说死的事。当走到沙丘平台时,秦始皇觉得自己不行了,便遗诏给公子扶苏。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秦始皇的死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疾病,一说死于非命。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于《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等处,死因已明,无可置疑。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河北广宗),时年五十岁。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出生。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
公元前210年 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及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是为秦二世。并赐太子扶苏死。
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0多个。[86]仅看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可看出修建这座陵墓的百姓负担之重。并且,秦二世将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造成之后全部被活埋。
秦始皇的陵墓只有一个,就是骊山陵。基本介绍:秦始皇帝陵(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即秦朝始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园,简称秦始皇陵或秦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在秦始皇陵区发现的那四百多座陪葬坑,面积有大有小,大的面积竟然有达几千平方米,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在秦始皇陵园内发现有许多陪葬墓,它们主要分布于三个地区:一在内城;二在陵园西边的内外城垣之间;三在外城垣外的东侧。 内城垣内的陪葬墓,主要集中于内城北部东侧,现已发现中、小型墓葬28座,大致作南北向三行排列,墓的形制有“甲”字形,也有竖穴洞室墓。均为南北向,墓道在北边。
1、从秦始皇陵的位置来看,它背靠骊山,面向渭水。骊山山峦起伏,山峰重叠,像一个巨大的屏风,矗立在秦始皇陵的后面,是一个理想的墓地。当然,这种说法并不是最终的结论。然而,这种观点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谨的。
2、秦始皇陵的建造遵循了古代“依山环水”的风水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观念就已盛行,认为背山面水是最佳风水。秦始皇陵南靠骊山,北临渭水,东侧有鱼池水和温泉水,形成三面环水之势,符合这种理想布局。学者们对此有所争议,但多数接受的观点是秦始皇陵体现了当时的风水观念。
3、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
4、既然先祖墓均葬在临漳县以西,作为晚辈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阳以东了。作壁上观若将陵墓定在芷阳以西,显然有悖于传统礼制,所以秦始皇陵园选在骊山脚下完全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另有学者研究认为,秦始皇帝陵选址骊山北麓,脱离其祖父和父亲陵园而另辟新园的做法,是其一墓独尊思想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