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元帝刘奭[1](公元前75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共15年,他是西汉第11位皇帝。他属马,是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3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公元前67年5月(农历地节三年四月),刘奭被立为皇太子。
1、刘奭——汉朝第十一 位皇帝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位做了皇帝。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2、最惨的皇帝刘奭简介: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7月6日),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前48年1月9日—前33年7月6日在位),汉宣帝刘询之子,母为恭哀皇后许平君。汉元帝刘奭,汉宣帝刘询的长子,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生于元平元年(前74年),生于长安。
3、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谥号为元帝,庙号高宗。(后经过东汉光武帝删减后整个西汉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即太祖高帝刘邦,太宗文帝刘恒,世宗武帝刘彻,中宗宣帝刘询,并没有汉元帝)西汉的历史,一般以宣、元之间为一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总体来看,汉元帝喜欢的是美妙的官辞,实行的仁政实际就是假仁假义,各位大臣纷纷引经据典地上表奏事,因此好的设想只停留在文字、语言上。元帝时期是汉朝从强一步步衰落的过程,皇帝懦弱,又没有良臣辅佐。天下又连年饥荒,加上疫疾,民不聊生。
汉元帝的确是依据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但是汉元帝重视宦官,任由朝堂上的宦官、外戚掌握朝权,最后形成儒臣、外戚、宦官三足鼎立的形势,三家为了争夺权力互相陷害、互相勾结,最后导致朝堂上的纷争越来越不可解,国家的总体实力向后倒退,加剧了西汉的社会矛盾,所以他被人称为昏君。
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他主张施行儒家的所谓“仁政”。施行“仁政”,开明的君主就得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因此,也就得远不人,近贤臣,以洁正视听。 他主张“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说国君好比小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