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圣贤录,《净土圣贤录》?《念佛感应录》?

2025-04-03 5:03:24 电影资讯 4939125

净土圣贤录的序跋

正好兄长之子希涑,于佛法刚刚发起信心,发愿愿意完成此篇文献记录,用来坚定向往净土、往生西方之心念。因此为他标举指示体裁纲要,首先记载考核净土法门于经论之缘起。

《净土圣贤录》?《念佛感应录》?

《净土圣贤录》和《念佛感应录》是佛教经典著作。《净土圣贤录》《净土圣贤录》是一部记录佛教净土宗历代圣贤事迹的书籍。它集结了众多净土宗修行者的实际修行经验和成就,展示了他们在修行过程中的坚定信念、深厚功力和高尚品德。

清代学者彭希涑的著作《净土圣贤录》是一部具有九卷的佛教文献,由彭际清(1740~1796)的侄子希涑编撰。彭际清本人崇尚儒学,同时也致力于净土修行,他本有意整理相关事迹汇集成书,但未能完成。

○莲花种子,荣悴由人,时不相待,珍重珍重!(彭二林)○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著相,念佛贵断疑,实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张守约)○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著,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

净土圣贤录是真的吗

1、是真的。《净土圣贤录》,共九卷,清彭希涑撰。清代佛教典籍,是真的。作者彭希涑是彭际清(1740~1796)之侄。际清乃“素服儒风、兼修净行”的学者,他自己常想荟萃以往有关修持净土者的事迹,编成一书,但始终没有作成。

2、“净土圣贤录”记载了许多真实的往生实例,这些故事展示了修行者如何通过诚心念佛,最终得以往生极乐世界的感人故事。每一位往生者都是真实的修行者,他们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净土圣贤录”中,有许多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人,他们都通过坚定的信仰和不懈的努力,达到了往生的目的。

3、是真的,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就是说人临终一念到十念至诚念佛一定会往生。但是谁能保证临终时自己是一定清醒的呢,平时不念佛临终靠一念往生净土的人那是凤毛麟角。所以不能存在侥幸心里,念佛功夫一定要在平时训练,到临终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4、推荐《高僧传》和佛弟子所著《济公传》,他们都是具有法力和神通,能够降妖伏魔。《净土圣贤录》里记载了几位念佛的高僧,他们的传奇经历令人赞叹。修行到最后会是什么结果呢?是否能去极乐世界谁又能证明呢?修行的结果只有一个:成就圆满的佛果。

5、有的。从古代到现在,往生的公案案例多不胜数。有很多专门记载往生案例的著作,如《净土圣贤录》、《善女人往生传》、智圆法师《莲宗故事》、当代往生见闻纪实、现代往生见闻录等等,其中不乏对公众来说有名的人物,只是对于圈外人不关注不了解罢了。比如,近代武学宗师孙禄堂。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极乐邦——截流大师的故事

1、这位西归的大师,孙翰询问隶卒后得知,正是截流大师,那一天是大师往生日。截流大师住世五十五载,著作不多,在《净土圣贤录》中并未列为祖师。然而,大师深契佛心,得念佛三昧。道德隆盛,修证境界更是不可思议。直到民国年间,印光大师慧眼独具,将其推定为净土宗第十代祖师。

2、如弥陀要解云:「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如法华经所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可见「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只要我们真实发心,老实念佛,绵绵密密,精进不已,以此为因,必得往生极乐的妙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