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走了十八年 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图书信息「进城走了十八年」

2025-03-16 0:04:52 电影资讯 4939125

本文摘要: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图书信息 本书名为《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作者是十年砍柴。该书于2011年7月1日由山...

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图书信息

本书名为《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作者是十年砍柴。该书于2011年7月1日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ISBN为9787203073727。开本为16开,定价300元。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70后的乡村记忆和进城经历。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风土人情和城市的生活变迁。

进城走了十八年读后感500字,O(∩_∩)O谢谢。

作者十年砍柴是一位生长在湘中农村的作家,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十八岁考上大学才走进了城市的生活。我老家是江西永新,与湘东比邻,我们那儿的方言与湖南非常相似,我曾去过株洲、韶山,在那儿我不用翻译可以与市场中的大嫂随意交流。

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记录了在南方山村长大个体的亲身经历。从稚嫩的眼睛开始看世界,他见证了中国乡村百年来的巨大变化。知青回城、人民公社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回归、琼瑶小说和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工潮的开始、乡民对财富的欲望被激发,这些都是作者少年时期所目睹的景象。

当他成年后,进城多年,回首过去,他才意识到自己恰好身处中国农耕文明的尾声,他和同龄人成为了耕读文化消逝中的歌唱者。尽管少年时期的他们生活清贫,但那份温馨与希望却源于那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时代背景。

内容预览:这是一本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编年纪事。这些陈年流水账,断断续续地写了三年。其中的一部分我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中,曾获得一些同龄人——特别是和我一样在乡村长大的70后人的共鸣,其中有多年未联系的高中同学,他们鼓励我将这些回忆写完并出版。

进城走了十八年作者简介

〖One〗知名作家十年砍柴,原名李勇,其家族源流可追溯至江西,后迁徙至湖南,为第26代。自18岁起,他便背负书笈,踏上了北上的求学之路,至今已逾22载。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曾担任过公务员和记者,现任职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语文出版社,专注于教育出版事业。

〖Two〗十年砍柴,本名李勇,先祖由江西迁湖南后第26代。18岁负笈北上,至今22年。任过公务员、记者,现供职于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语文出版社。平生最爱读书、写作二事,笔端游走于历史文化和时事评论之间。现已出版《闲看水浒》、《皇帝文臣和太监》、《晚明七十年》、《闲话红楼》。

〖Three〗十年砍柴,本名李勇,一位在湘中农村成长起来的文化学者与网络意见领袖。生于70年代的他,童年时期常在山上砍柴,直到18岁进入兰州大学中文系求学。22岁时,他来到北京,先后在国有企业、国务院某部委、中央媒体工作。

〖Four〗作者十年砍柴是一位生长在湘中农村的作家,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十八岁考上大学才走进了城市的生活。我老家是江西永新,与湘东比邻,我们那儿的方言与湖南非常相似,我曾去过株洲、韶山,在那儿我不用翻译可以与市场中的大嫂随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