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火器数量 现在很多人还为万历皇帝辩护,认为他不上朝正说明了明朝先进生产力,内阁制度的先进性。然而,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内阁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像大猩猩和骆驼一样。万历晚期,明朝的军事问题已经显现,鸟枪这种先进武器本应在万历朝开始全军推广,但实际上,明军的鸟枪装备率非常低。
明末斑鸠铳的考据与源流 在明末崇祯年间,斑鸠铳这一火器的存在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尽管关于其起源存在共识,但缺乏详细的脉络梳理。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和新证据的补充,揭示斑鸠铳与欧洲重型火绳枪musket之间的紧密联系。
明代有一种内径极其庞大的火器,名为扳钩铳,也因其独特的外形被称为鸟铳斑鸠脚铳。
《明末崇祯年间斑鸠铳考》一文也明确指出搬钩铳不是狭义的musket,这进一步支持了搬钩铳属于petronel的观点。综上所述,搬钩铳的特征、历史演进以及专家与文献证据均表明,它属于petronel范畴的枪械,而非狭义上的musket。
值得注意的是,搬钩铳在《明末崇祯年间斑鸠铳考》一文中被讨论时,文章作者通过比较狭义的musket和真正的重型火绳枪,如斑鸠铳,对搬钩铳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作者明确指出搬钩铳不是狭义的musket,即Mousquet,尽管在描述中可能造成了歧义。文章还引用了收藏早期火绳枪的图片,其中就包括了petronel的实例。
1、明朝步兵的标准配备是火铳,这种武器体积小巧,适合个人操作。其有效杀伤距离介于10步至200步之间,能连续发射弹药,火力密集,能有效抵御骑兵进攻。 明朝火器专家赵士贞创造的迅雷铳,因其独特设计而深受明军喜爱。该铳最多可容纳18管火器,通过多人协作可实现连续发射,其设计灵感源自土耳其火器。
2、明朝的火器专家赵士贞发明的迅雷铳,可以说是非常吸引明军的一种武器,它最多可以达到18管,点燃火绳发射,多人配合可以做到无间断发射,这种火器赵士贞是参考了土耳其火器而改进的。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也发明了一种火铳叫做五雷神机,它有三眼、五眼和七眼三种规格,需要两个人操作。
3、西洋炮 熟铜铸就,形圆若鼓,明朝的西洋炮在当时的火器中独具一格。红夷大炮 源自欧洲的12磅舰载加农炮,以铁铸而成,威力巨大。大将军炮与二将军炮 相对红夷大炮而言稍小,为洪武大炮的后代,虽然铁铸但易炸膛,使用需谨慎。
4、多级火箭“火龙出水”是一种明代记载的火器,使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达5公里。佛朗机是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发射时可达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