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核裂变的应用与发展历史(奥本海默核裂变链式反应)

2024-06-12 7:11:44 电影资讯 4939125

第2期:核裂变的应用与发展历史

1、第2期:深入探索核裂变:应用、历史与控制 核裂变的起源与原理/ 核裂变,这颗科学界璀璨的明珠,始于1934年E.费米的实验。那时,他们用中子照射铀,试图揭示原子序数的秘密。经过一系列实验与分析,O.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于1938年揭示了铀原子核分裂成更小碎片的过程,即我们熟知的核裂变。

第一颗原子弹是谁造的啊

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原子弹、氢弹的主要组织者、设计者和研制者,人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祖籍安徽,生于北平清华园,毕业于北平崇德中学,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8年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罗伯特·奥本海默是著名的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曼哈顿计划期间,1943年奥本海默主持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并担任主任,并在1945年7月成功地研制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枚原子弹,因此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是钱三强。中科院成立时,钱三强曾主持中科院计划局工作,并首先着手对全国研究机构进行调研和调整。

第一颗原子弹是美国造的,1945年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1939年8月由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第32届总统F.D.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制成 3颗原子弹,使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年7月16日在J?R?奥本海默博士领导下,美国成功实现了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39年,物理学领域里的原子分裂实验就已在德国取得成功。“二战”前夕,为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担心德国抢先造出原子弹,推举出爱因斯坦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利用核裂变过程来制造超级炸弹。

奥本海默是怎样研究原子弹的?

奥本海默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建议将武器的研发集中在一个实验室,由大兵团集中作战,科学管理,统一调度,分工协作,集中研究。格洛夫被奥本海默的思想和才华深深吸引,接受了他的建议。在劳伦斯、康普顿等人的推荐下,格罗夫斯决定任命奥本海默为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最高实验室主任,承担起主持原子弹设计的艰巨使命。

但在铁丝网的内部,他反对格罗夫斯提出的在每个实验室配备监视岗的意见,竭力降低军事当局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奥本海默鼓励科学家们大胆地讨论原子弹的有关科学问题,提出即使看门人的意见也会对原子弹的成功有一定的帮助。奥本海默注意倾听任何人的意见,掌握着整个实验进程。

是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1943年奥本海默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并担任主任(Director) ;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二战后,奥本海默曾短暂执教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之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工作并担任所长(1947年-1966年)。

自1939年起,奥本海默一直在考虑原子能的释放问题。1941年12月6日,美国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他终止了一切个人的研究工作,全力投入“曼哈顿工程”。 美国的原子弹研究,最早是“铀委员会”领导,几经变化,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之后改由科技研究发展局(OSRD)领导,但仍然进展迟缓,起色不大。

奥本海默告诉军方,想制造原子弹,就必须集中一流科学家和最好的设备于一个社区内,并统一指挥部统筹。

最先提出研究核弹的是美国,富兰克林接受了爱因斯坦的建议成立了曼哈顿计划,但前期只是基地扩建,并没有研究,直到珍珠港事件之后,才投入20亿资金,主要负责这次的研究的是罗伯特奥本海默。

电影奥本海默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1、电影以好莱坞传统的诉讼故事为叙述框架,原子弹的制造过程成为了重要的客观证据,证明了奥本海默虽然生活纠结,但他对自己和人类内心非常坦诚。 电影的主线围绕着【保密】与【泄密】的主题展开,然而诺兰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主题是:人类的自私才是世界混乱的根源,自私行为早已对这个世界造成了毁灭。

2、电影奥本海默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如下:《奥本海默》的故事背景是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随后核物理学家开始利用中子撞击原子核进而发现了链式反应的核裂变,这也宣告了人类打开了一个新的“潘多拉魔盒”。

3、电影中展现了奥本海默和其他科学家在研发原子弹时所面临的政治和社会压力,以及他们对于政治和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后果的思考和反思。电影中展现了奥本海默和其他科学家在研发原子弹时所面临的个人和家庭问题,以及他们对于个人和家庭所产生的后果的思考和反思。

4、奥本海默作为“曼哈顿计划”的核心人物,面对着研制原子弹的巨大压力和保密要求,同时还要处理与同僚的关系和与政府官员的交涉。影片通过展现他在这些挑战中的应对,塑造了一个真实而饱满的科学家形象。影片的主题深入探讨了科学、道德和政治之间的冲突。

为什么爱因斯坦会后悔造出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爱因斯坦接受采访,直言自己后悔卷入了曼哈顿计划,若他知道德国纳粹造不出原子弹,他不会提供一丝一毫的贡献。晚年的爱因斯坦对化学家鲍林明确的说,他一生最重大的错误,就是签署了给罗斯福的信、建议他制造原子弹。

年8月6日当爱因斯坦在纽约萨朗那克湖边从《纽约时报》的一位青年记者那里知道了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消息时感到极度震惊。作为推动美国开始原子弹研究的第一人爱因斯坦不无遗憾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后悔后悔当初不该给罗斯福总统写那封信。

爱因斯坦说的后悔造出原子弹,并不是指造出原子弹本身,而是对于原子弹成为冷战的筹码不满,他认为原子弹应该是维护和平的工具,而不是用来进行核敲诈和冷战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