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370航班在2014年3月8日从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预定飞往北京。 起飞不久,飞机在马来西亚与越南空管区域交界处失去联系,此事件成为航空史上的未解之谜。 机长与空管塔台的最后一次通话显示,飞机正在平稳飞行,准备进入越南空管区域。
至今为止,马航370的搜寻工作尚未取得实质进展。除了零星找回了几件被确认属于该航班的小碎片外,其他有价值的线索至今未被发现。最近一次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发生在三月份,当时一位自称业余空难调查专家的澳大利亚人声称,通过Google Earth发现了马航370客机残骸的具体位置。
马来西亚代理交通部长希沙姆丁·侯赛因在记者会上表示,目前马方正在等待澳大利亚搜救队的消息。同时,南北两个区域的搜救工作也在继续进行。希沙姆丁提到,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和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天通电话,英方表示将尽力为搜救失联客机提供支持。正在印度洋的英国皇家海军舰船正前往目标海域协助搜救。
【最新消息】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希沙姆丁29日表示,英国军情六处、美国中央情报局、中国情报部门正协助马方调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他说,马航客机失联原因包括“恐怖主义、劫机、个人和心理问题或技术故障。各国情报部门详细讨论了各种情况。
如今,时隔七年,失踪了整整两千八百二十六个日日夜夜的马航终于有了最新的消息。2021年12月2日,马航 MH370再一次重回大众视线,关于马航 MH370终于找到的消息直接刷了屏。与此同时,英国的一位航空工程师,连带着他发布的一则报告也成为了全球讨论的焦点。
近日,马来西亚官方宣布马航MH370搜寻结束,整个搜寻工作于5月29日结束,然而给出的结论却是什么都没有找到。马航MH370失事已经过去4年多的时间,不管有没有涉事其中,都一直关注着。这些年网上也一直都有消息放出,甚至还有一些希望,然而却在这一刻,所有的希望被破灭。
将座位前方液晶显示器切换到航迹显示状态:这种方式一般受限于机型,国际航线上常用的宽体客机基本上都有,国内短途航线部分机型可能就不提供这一功能。在这种显示界面上就可以实时的显示出飞机此时的位置信息,速度、飞行高度,还有剩余航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飞机长时间失去联系有可能是机组失能。比如由于飞机慢释压机组故障未察觉而导致飞机全员缺氧休克,但是一般情况下乘务组要求要定时进入驾驶舱关注机组状况,所以这个可能性不大;另一个可能是通讯系统失效,但机组有相应的程序可以应对。
当飞机快要到达北京时,突然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飞机在一个小镇上安全着陆,那么大的飞机突然出现,当然吸引了许多人来看,人们都用好奇而又惊讶的目光打量着这个从天而降的庞然大物。飞机里的人也惊讶极了,每个人都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机长决定出去看看。
拆解,出售零件 有些飞机达到服役年限后,会被送到一个叫做“飞机坟场”的地方,那里停着很多退役停场的飞机。在“飞机坟场”,一部分会面临被“肢解”的命运,走向“生命的终点”。
往往得到的答案,一般都是我们大概还有多久会抵达目的地,不太会告诉说我们正在某城市上空。因为说白了,飞机不能中途停靠,你就算知道了现在在哪里,也没实际的用途,与其说地点不如说时间。但是哦,一般不建议多次询问空姐具体的时间及目的地,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如果飞机是因机械故障坠毁,两套系统同时失灵的可能性极低,飞机驾驶员应有足够的时间向地面空管中心通报情况。 若飞机遭到炸弹或导弹攻击,飞机在瞬间解体,机身碎片和爆炸物应能被监控系统捕捉。1 同样,没有证据显示飞机遭到外力攻击。
2、在失联40分钟后,一架波音777客机MH88曾尝试联系MH370,但因信号干扰,未能成功。据MH88机长所述,这是他们与马航MH370最后的对话。飞机失联后,进行了战术规避动作,高度升至13000米,远超安全限制,随后转向西北方向飞行。马航MH370在泰国湾上空飞行后转向西南,最终在马来西亚与泰国边境线飞行。
3、造成飞机空中解体的一个可能性是飞机结构受到破坏,如机体直接断裂,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疲劳”的问题,“跟人一样,干活会累,飞机材料也会出现裂缝。
4、根据MH370航班从雷达系统失踪前的位置(北纬065515,东经1033443),大约是在马来西亚以北和越南以南的泰国湾海域上空,此时,由于飞机已经飞行了两个小时,按照惯例,已经进入了巡航高度平飞,而马航声明中提到的苏邦空中交通管制台,仍属于马来西亚。
5、关于失踪原因,有多种猜测,包括飞行员劫持、自杀、导弹袭击、技术故障、秘密降落和外星人绑架等。飞机在失踪前状态良好,但随后从雷达上消失,经历急转后与外界失去联系。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主导的耗资2亿美元的全球最大规模搜索行动,仍未揭开谜底。
6、两种可能的情况是有人故意关闭设备或突发火警。飞机火灾能摧毁机上所有系统,包括电力系统。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工程师从ACARS数据中提取出更多信息,飞机在失联期间自动发出一系列“握手”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