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是古代水池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山际有池,世谓之渑池矣。”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渑池,古城名,在秦赵会盟之地。”南宋蔡沈《禹贡注》曰:“渑,当作‘黾’,水虫也(即金线蛙,又名土鸭)。城西有池,注水即生,因名渑池。
会盟镇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如龙马负图寺、会盟台和王铎故居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小镇的丰富文化底蕴。从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到1959年,会盟镇曾长达427年的时间里,除1949年至1951年外,一直是孟津县的县城所在地。
与会盟历史紧密相连的是戚城,它位于濮阳市区,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会盟的频繁之地。城垣长5公里,东、西、南三面有城门遗迹。城内有两座土丘,被认为是会盟台和孔悝墓。
“盟台夕照”是渑池八景之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会盟台饱经沧桑,历代不断予以修葺、重建。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知县王之都建亭于台上,后毁于兵燹;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知县甘扬声重建碑亭,后又遭损毁。
龙门石窟:这是洛阳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伊河两岸,距会盟镇不远。这里有超过100,000尊佛像,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石窟中的雕像和浮雕跨越了从北魏到宋代的多个时期,展示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和变化。
秦为征服赵,又展开政治与外交上的斗争。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人告诉赵惠文王,为使两国和好,双方可在渑池会盟。于是演出了秦王胁迫赵王鼓瑟,蔺相如凛然强请秦王击缶(音fǒu,打击乐器)的故事。
这次会盟让赵国之后的局面焕然一新,可以说也是这次会盟成全了赵国,在渑池之会时赵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如秦国,也是这次之后赵国才开始国力大增,在后期成为和秦国并肩的存在,然而历史方面的权威学者则认为赵国此次会盟却是输的很惨,他赢得了短期利益,却输在了未来,长平之战之后的失败也是在此战之后。
通过上面这段总结不难发现,经过胡服骑射改革后的赵国,其实力已经达到连秦国都要忌惮的地步,所以,渑池会盟之前,秦国的对外战争目标一直都是韩魏齐楚四国,而对于赵国,秦国还是以交好为主。 以上便是秦赵渑池会盟前,赵国的一般形势。
由于战略需要,秦国要打垮欲复楚怀王之仇的楚国,为避免两线作战,秦国提出与赵国议和,于是便有了渑池会盟。渑池会盟上,秦国仍是意图在外交上压赵国一头,秦昭王几次在会盟中对赵国提出不合理要求,先是命赵王击缶,又让赵王献城为秦王祝寿,以示力压赵国,但都被蔺相如化解,且廉颇陈兵边境,秦昭王不敢轻举妄动。
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当时赵国的国力还比较强大,这给了蔺相如底气,其次是因为他对秦王的性格很了解,能够根据对方的做法想出相应的对策,最后一点是因为他本身的性格是不畏权贵的。那个时候的秦国虽然强大,但是还没有强大到谁都怕的地步,因为当时的赵国还是东边这些诸侯国当中比较强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