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ABC理论指出,我们的情绪和行为(C)并非直接由发生的事件(A)决定,而是由我们对事件的认识和解释(B)引起的。在这个理论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包括: 期待一切按照心理预期发展,如果没有达到预期,那会很糟糕。 一个人应该总是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的灾祸。 情绪受到外界控制,自己无法左右。
1、受到几乎所有的、对我而言有重要意义的人的喜爱和认可,这是必要的。我必须是一个全能的、独当一面的人,在所有重要的方面都必须获得成功,那样才有价值。这个世界必须是公正的。人们必须公正而周全的做事,否则它就是一个邪恶的家伙,用该受到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2、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包括:1绝对化,将事物看作是非黑白、绝对的,没有中间地带,没有灰色地带。2过度概括,根据一次或少数几次经验得出某种信念,并将其应用于所有情境,从而过度概括和放大问题。3情绪化,对事物进行情绪化处理,而非理性思考。
3、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合理的信念类型:过度概括:基于有限的经验或单一事件,对整体情况做出过度概括的判断。例如,因为一次失败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因为一件坏事发生而认为世界上没有好事。过度一般化:从个别情况的特征或经验推导出普遍性结论。例如,因为某些人对你不友善,就认为所有人都是如此。
4、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包括: 绝对化,即认为事物是非黑白、绝对的,没有中间地带。 过度概括,基于一次或少数几次经验得出普遍性结论。 情绪化,倾向于用情绪而非理性来处理事物。 个人化,将责任归咎于个人特质而非特定情境。 预测未来,用有限证据来预测未来,并据此行动。
1、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中,不合理信念具有三个典型特征: 绝对化要求,即个体对某一事物持有“必须”或“应该”发生的非理性预期,如“我必须获得成功”或“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这种信念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容易导致情绪困扰。
2、情绪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RET)中,总结了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度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 绝对化要求:这种信念表现为个体对某一事物抱有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预期,常伴随着“必须”或“应该”等词汇。
3、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1)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特征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例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友好地对待我”。
1、不合理的信念包括过分追求完美、过分自责、过于依赖他人等,可以通过理解接受不完美、积极看待自己的失败以及增强自主独立性等方式转变为合理的信念。不合理信念的表现: 过分的追求完美。这种信念认为事情必须按照理想的状态发展,一旦有瑕疵便无法接受。
2、需求绝对肯定性的信念:个体可能认为他们必须得到每一个问题的确定答案,并且需要完全控制所有情况,否则就会感到极度不安和无能。 过度自我责备的信念:个体可能坚信自己必须达到完美标准,不允许有任何错误或失败。一旦未能做到,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完全无价值和有缺陷。
3、转换合理信念:事情很少像我们所喜欢的那样发生,若事情有可能改变,我们应尽努力争取,若不能则接受现实。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过分概括化)秉持这种信念可能导致:沮丧、情绪化、无力感。转换合理信念:情绪是由我们对事情的知觉、评价产生的,是可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