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四大案简介(朱元璋惩贪大案)

2024-11-06 21:50:01 电影资讯 4939125

明初四大案简介

1、明初洪武四大案是指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发生的四起重大政治案件。这四大案分别是: 宋讧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父亲朱重八(后封宋讧)被朱元璋怀疑有反叛之心,被逼自杀。 陈有贞案: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广西土豪陈友谅起兵反对明朝政权,最终失败。

朱元璋这一生到底杀了多少开国功臣?真相是什么

明太祖打死杀戮开国功臣的原因:朱元璋建国后,按功劳封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等六人为公爵,封汤和、唐胜宗、陆仲亨等二十八人为侯爵。不久,他十分担心这些手握重兵的公侯们,某一天会“陈桥兵变”。他更担心自己死后,这些公侯们会目中无人,危害到自己子孙和大明的江山社稷。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又逼死颍国公傅友德,二十八年赐死宋国公冯胜。此时的4个开国功臣基本都被朱元璋杀光了,只有信国公汤和、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以及长兴侯耿炳文这四个人逃过一劫。

明朝开国功臣34位,朱元璋杀了30个,杀的功臣有汤和、徐达、刘伯、胡惟庸、蓝玉、朱允等。朱元璋的杀戮原则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杀千人,也不使一人落网。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因为他多疑的性格,对身边的大臣们多加猜忌,于是找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他们杀害。

第一类是因病去世的功臣,并未被朱元璋屠杀。比如汤和,知道会被朱元璋给整死,于是洪武二十二年他就告老还乡了,洪武二十八年因病去世。这样的功臣还有,比如西平侯沐英于洪武二十五年去世,巩昌侯郭兴于洪武十七年就去世了。这个沐英不只自己没有被杀,他家还得以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灭亡。

朱元璋惩治腐败的大案

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槐案、蓝玉案并称为“洪武四大案”,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初期为了铲除异己、肃清吏治、打击贪污腐败的所作的一系列动作,因洪武四大案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十万。蓝玉明朝开国功臣,明朝大将常遇春的小舅子,《明史》对其评价颇高称其为“饶勇略,有大将才。

于是在洪武十八年,朱元璋采取严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反腐运动,这场运动是由郭桓腐败问题的曝光而引发的。郭桓是内政部的部长助理。他的所作所为让朱元璋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惩治腐败运动。其中,当时大诰所列的只有几项:一是太平、镇江、广德几府,政府下令朱元璋在官田减免一半的钱粮。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即经济 领域的“空印案”和“郭桓案”,政治领域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郭桓案是明太祖朱元璋严惩户部侍郎郭桓等吞盗官粮的重大案件。

洪武九年(1376)或洪武十五年(1382)的空印案主要针对地方的官员;洪武十三年(1380)的胡惟庸案则剑指文臣;洪武十八年(1385)的郭桓案是对京城的高官下手;洪武二十六年(1393)的蓝玉案则向武将开刀。

朱元璋的严刑峻法,让贪官闻风丧胆,但即便在如此高压的氛围下,仍有人胆敢以身试法。在大明初期,接连发生了震惊天下的三起大案:空印案、郭桓案、欧阳伦驸马案。这些案件不仅揭示了贪腐的严重性,更凸显了朱元璋对贪官的严惩不贷。他希望通过严刑峻法,彻底肃清腐败,维护官场的公正与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