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草纲目》是一部本草著作,共52卷。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字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故表述正确。
1、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广泛阅读了古医籍,并发现古代本草书籍存在品种混淆和名称混乱的问题。他决定重新编纂一部准确的本草书籍。 李时珍在阅读了八百余种医学书籍后,开始搜集药物学相关的诗句,这些诗句为他提供了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错误。
2、这就是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还有传言李时珍“活人断其死”的故事。传说李时珍在以一根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
3、李时珍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时,多次向院方提出编写新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李时珍很快便明白,这里绝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
4、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有:他多次向太医院提出编写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县,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热爱医学,《本草纲目》一书就是他总结以前本草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学习、时间,历时数十年编成的著作。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李时珍出生在蕲州(今湖北蕲春),他家祖孙三代都是医生。虽然李时珍从小喜欢医学,但父亲还是希望他通过科举求取功名,理由是当时医生社会地位太低。但无奈李时珍屡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因此他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医药学家。他对古代的医学典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历时近三十年,编撰成了著名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本书是对中国古代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和归纳,影响深远。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撰写的关于本草的医学专著。《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用了近30年的时间,对历代本草进行了全面整理,同时结合自己长期行医的经验和亲自采药的体会,写成了这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巨著。